南京安神殡葬4000253450南京一民工露宿街头被冻死 折射救助站尴尬境地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9-23 18:05

原标题:南京一民工露宿街头被冻死 折射救助站尴尬境地

  “去救助站?10个人里面,南京安神殡葬4000253450有11个都不要去!”今天早上7点多,在南京市能仁里市民广场,来自江苏淮安的农民工韩金福,坐在自己随身的“家当”旁,头也没抬,很肯定地回答。所谓“家当”,不过一个涂料桶,一床被子,一袋换洗衣物和一个装着脸盆和鞋子的蛇皮袋。

  22日,南京一纸媒刊发《昨晨,一位露宿街头的民工再没醒来》,反映一崔姓进城务工人员在龙翔服饰城附近死于睡梦中,终年47岁。该文标题重新编辑为《47岁民工露宿街头被冻死》被众多网站转载,引发巨大社会关注。

  拂晓,记者赶赴南京安德门地铁站附近的龙翔服饰城和安德门民工就业市场一探究竟。夜色依旧的地铁高架桥下,自行车停放处横躺着2位农民工;高架桥墩外侧还有一位农民工躺着。昏黄的灯光下,那盖着的被角还一抖一抖的,许是被窝里的人已经醒了。

  快餐店里洗漱,墓园里露宿

  来自安徽亳州的方师傅,睡眼惺忪地裹着军大衣打算进肯德基洗漱。被记者拦下时,他一脸茫然。“军大衣是昨天大学生志愿者过来发的。”40岁出头的方师傅呵呵地笑,“我还有一袋面包,也是昨晚发的。”

  方师傅说,自己来南京已经有好几天了,但一直没找到工作。他离家时,只带了80块钱,现在身上所剩无几。他边说话边向记者展示自己的钱包:单薄的棕色钱夹里只有一张破旧的5元纸币。

  记者问他,为什么不去救助站,宁可睡马路边上?他很坦然:“去那干啥?我是来挣钱的。这里离就业市场近,要早点去看有没有活。”问他打算什么时候回家过年,他面露难色:“再等一段时间吧,最好找到工作以后再回去。”

  从地铁站往龙翔服饰城走,一个垃圾箱旁,50多岁的王师傅正坐在自己的被子上吃包子。王师傅来自河南永城,到南京打工已经有好几个月了,以前在工地上做零工,但近一个月没抢到活了。“去救助站睡觉?太远了,我不去。”王师傅有“秘密”——在山上的墓园里睡觉。他说,那里没有人撵,也不会被地铁震得睡不安稳。

  “这里距离劳工市场近啊”

  早晨6点半左右,龙翔服饰城门口一位保安告诉记者:“你来看农民工啊?现在估计都起床卷好铺盖走了。”据他介绍,在服饰城两栋楼周边露宿的民工,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夏天更多,甚至还有几个女人也会躺在冰凉的水泥地上露宿。

  在保安眼中,露宿街头被冻死的老崔是服饰城的“常客”。“别看睡在这里有那么多人,彼此之间都不认识,但我认识他,天天见到,就是没讲过话。”

  与保安相比,在能仁里市民广场露宿的韩金福对老崔熟悉多了。“他喜欢捧着啤酒瓶喝,喝完还耍酒疯,谁喜欢跟他在一起?”韩金福回忆之前的情景:老崔去世前几天,曾经在雨花医院附近露宿过。那里唯一的好处是有免费热水喝,但因为老崔喝完酒影响医院的秩序,所以被撵了出来。随后,老崔又住回龙翔服饰城前的绿色棚子里。

  “没吃饭,又喝酒,身体不好,大概夜里3点多就死了吧。”韩金福猜测说,围观的能仁里小区居民也表示赞同。“听老崔说,他原来还是煤矿工人,一个月有3000多块钱,但他老婆嫌他挣得少,赶他出来打工,否则就要离婚,所以他天天借酒消愁。”

  南京市公安局雨花台分局的一位警员介绍,共青团路派出所片警接到群众报警后赶到现场,发现老崔躺在路边,身体冰凉,立即通知刑警大队带专业人员前去勘查,“人死了,排除他杀,尸体旁边有酒瓶子。”现场核实身份证之后,民警便联系殡仪馆,将老崔送走。本周一,老崔的儿子已前来处理后事。

  400张床位只住几十人

  自本月22日起,南京市民政、公安等部门联合开展了一年一度的“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仅冬至当晚,工作人员就在桥梁、涵洞、车站、地下通道、地铁口、民工市场等地发现数十名流浪人员。最终,有7人愿意接受救助。

  南京市救助管理站副站长夏阳介绍,今年以来,南京市救助站共救助8400多位困难人员,平均每月五六百人。为了帮助露宿街头的流浪人员、乞讨人员以及因务工不着、寻亲不遇、被偷被骗等原因而陷入困境人员,每年12月1日到次年3月底,救助站还会在晚上派出5人服务队外出主动救助,不过大部分人不愿意接受,以致南京市救助管理站的400张床位,真正入住的也就几十个人。

  夏阳表示:“政府希望对流浪人员提供救助,但他们却因为种种原因不愿接受,这让救助部门也很尴尬。根据规定,救助是自愿行为,所以我们只能劝导,不能强制。冬天到了,就送些棉被、军大衣和方便面等物资。”

  南京市救助站地处栖霞区尧佳路100号,距离安德门民工就业市场约26公里。韩金福说:“我挣到钱就去睡10块8块的旅舍,不愿坐车去那么远的地方。没钱吃饭还可以去小饭店赊账,总比在路上浪费时间好吧!”

  救助站虽好,但离救助对象的“最后一公里”,在农民工看来还是有点远。 ■记者 付鑫鑫 驻苏记者 吴跃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