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人才 引领行业向生态文明方向发展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8-16 19:52

本报记者 储慧静 朱婕妤

  全国现代公墓建设培训班开班至今,已走过20年。20年来,培训给公墓行业带来了怎样的改变?公墓行业的人才发生了什么变化?未来,培训如何更好地助力于专业人才的培育,助力于公墓行业的健康、有序、创新发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数位公墓培训班资深导师,他们也是有丰富实战经验的殡葬行业专业人士。

  中国殡葬协会副会长王计生:

  培训班办20年着实不易,当年办培训班的初衷是创新行业文化,并通过培训人才的形式传播出去。培训班是一个行业交流的平台,学员们在讨论、学习、研究过程中碰撞出新火花,产生新理念,在墓园公园化、绿色殡葬等方面都达成了共识,推动了行业发展进步。如今,培训班已经培养了2000多名学员,公墓行业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要继续努力,让殡葬朝着更符合社会文明、科技进步的方向发展。

  20年来,学员越来越年轻,思想越来越活跃,这也是行业变化的一个缩影。培训班也逐渐变成行业内常规化的活动,大家主动参与进来,改变了过去殡葬行业的闭塞,打破了地区间的“围墙”,在业内起到了促进交流的作用。很多学员回去后,能立刻把学得的知识、理念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让我们感受到公墓的变化。

  有很多学员和华夏陵园董事长孟祥光一样,当年参加培训班时是迷茫、困惑的,培训班给他们指明了方向,传授了墓园建设管理知识和经验,为他们答疑解惑,捋清了发展思路。经过20年的积淀,培训班在行业中得到了广泛认可,它的培训重点也在不断改变。之前,我们花了很长时间倡导公墓朝着公园化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更要防止让公园变回公墓,要彻底把人们对公墓阴森恐怖的刻板印象转变成祥和温馨的公园概念,这涉及思想、观念、认知上的革新。行业中依旧还有诸多令人困惑的问题,需要继续培训班的模式,不断为行业创造出新的理念和认知,推动行业进步。

  中国殡葬协会副会长、 福建圆满

  生命集团董事长林军:

  1999年第一期培训班的时候,我就派了员工参加。那时自己的陵园正处于转型时期,我对陵园未来的发展产生了困惑,急需交流学习的平台。培训中印象最深的是思想的碰撞和交流,产生了很多创新,20年前这种宝贵经历已经成为一种“生命的印记”。

  培训的意义还在于推动行业不断思考应该保留什么、发展什么,找到满足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公墓行业发展路径,通过学习不断深化对行业的认知,这对陵园发展起到指导和推动作用。

  20年来我一直在思考殡葬的本质,认为殡葬是服务生命的事业,是经营纪念的事业。墓园的外在环境、艺术化墓碑等做的是“纪”的工作,是为了让亲友更好地“念”,把“纪念”做好,才能让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得更紧密。这种“纪念”的意义也要作为殡葬行业的使命,成为城市文化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公墓培训启迪行业共同关注“纪念”价值,不仅要保留家属的情感,更要为城市留下记忆。未来,墓园应该承载更多城市文化、乡村文明、人文意义,应该像医院和学校一样,是值得被尊重的文明设施。墓园的经营者应该具备学习精神,善于学习国内外先进墓园的精髓,回来改变的不只是产品,还要为人们带去更先进的观念。

  中国殡葬协会公墓工作委员会主任赵小虎:

  行业发展的方向必须与法律法规、政策导向、群众诉求相吻合,突出生态、人文、文明、科技的特点。生态方面,墓园主要的消耗在于土地与石材,建设少占地、少耗石材的墓园已成为现代殡葬行业共识;人文方面,墓园应承载人文价值,注重群众的人文追求,应把墓园建设成值得长久传承与纪念的精神文化场所;文明方面,譬如,针对传统祭祀对环境的破坏,要加强对群众的引导,积极推进“无烟墓园”的营造;科技方面,运用“互联网+”,打造“智慧墓园”。

  未来,公墓建设培训班在主题交流、案例答辩的基础上,要继续以法规政策和学员诉求为导向,进一步控制授课人数,使培训朝精品化、精细化方向发展;除综合培训外,要针对学员的不同需求设立专题班,加强深入探究;除传统教学式授课外,加大互动型教学,注重把培训成果整理形成切实方案,并推动最终实施落地。

  行业未来的发展是多元化的,青年从业者要加强对行业的深入研究,切不能照搬照抄案例,应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找到墓园的定位和特色。

  中国殡葬协会殡仪服务工作委员会主任王宏阶:

  培训班已经开办20年了,对整个行业来说起到了推动作用。20年来,生源和课程设置上都在与时俱进,培训主题从提倡墓园公园化拓展到探讨人文生命纪念价值、传承等方面;学员的构成也更加年轻,文化程度更高,女性成员有所增加,大家对殡葬的认知也更加深刻。培训班要向行业灌输“公益、绿色、人本、文明、规范”等现代殡葬行业发展理念。

  未来,培训班也可以根据学员们遇到的不同问题、不同需求,开设更有针对性的实操课程。比如“墓区规划班”传授墓园、墓型的规划设计;“专项营销培训”可以针对一个经营基础薄弱的墓园,鼓励学员策划方案,通过导师的指导,强化学员实操经验;“工程建设班”可以模拟招投标过程,从招投标购买材料到具体施工过程逐一进行指导,譬如其中石材的鉴别与选择就很关键,如何通过“石材语言”准确传达出人文情感;“墓园危机公关处理”模拟墓园内可能存在的家属与工作人员之间的矛盾,训练学员们专业素养、应急处理能力等。

  更重要的是,学员们一定要具备“恻隐之心”,坚守殡葬行业的公益属性,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基本殡葬需求放在心上,经营上要做到“取之有道”。

  南京市雨花功德园常务副总经理阮锋:

  全国现代公墓建设培训班为行业中高层领导者提供了一个总结经验教训、交流合作的良好平台,特别是对年轻的领导者来说收获巨大,导师们提供的实操经验和案例分析能有效帮助学员在讲政治的基础上切实做好经营工作。

  在生态陵园的建设方面,设计者不能只是围绕墓园做景观,而是要善于利用既有的自然、人文环境嵌入墓园的功能,把环境融合想在前面。

  当了六七届的导师,印象较深的是现在的学员学习积极、善于动脑、思维活跃,教育水平也更高。如今公墓行业已不仅仅是卖墓这么简单,更注重人文精神的培育,从业者更承担着引导群众丧葬观念向更现代、更文明的方向转变的责任。

  贵阳凤凰山公墓董事长漆云庆:

  公墓建设的发展方向一定是人文、生态的,我在公墓建设工作中提出“化黑白为彩色,借山水成风景,建公墓成公园”的建园理念,探索林下空地的合理开发利用。因为我学的专业就是林学,所以注重陵园的绿化景观设计。生态公墓建设不只是种植树木、花草,开辟节地生态墓地,而是要遵循生态的理念,较少干预既有的自然景观,特别是要根据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实际情况营造,切不能盲目照搬照抄他人经验。

  年轻的后来者要坚定走人文、生态的墓园发展道路,以培训班的案例经验作借鉴和参照,能少走不少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