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正青春·一线故事】孙嘉怿南京丧葬4000253450:“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1-07 19:53

  【奋斗者正青春·一线故事】

  光明日报记者 曾毅

  还记得电影《长津湖》中,南京丧葬4000253450志愿军战士雷公牺牲的场景吗?

  一颗标识弹从空中被敌机投下。没有犹豫,雷公抱起已经燃烧的弹体扔进自己的吉普车,开着冲进了敌军的坦克队。

  “雷公的原型之一,叫做庄元东。”孙嘉怿说。

  “我怎么知道的?这是我的工作。” 孙嘉怿回答。

  孙嘉怿在四明山革命烈士纪念馆搜集资料。丁继敏摄 光明图片

  扫码微视频看一线故事

  从2012年起,宁波“85后”姑娘孙嘉怿踏上了为烈士寻亲的道路。2017年,她在微博发起“我为烈士来寻亲”公益话题,阅读量已超过7100万。

  2018年3月的一天,孙嘉怿的电话响了:“你们能帮我找到一位烈士的家人吗?我们找了很多年了。”

  来电话的人说,他的爷爷是新兴里战斗模范连的副连长王祥林。每当过年,爷爷总是让他朝着东北方向摆副碗筷。爷爷要祭拜的那个人,是他的指导员庄元东——“牺牲前只啃过三个冻土豆,揣在怀里,融化一层啃一层”。

  孙嘉怿开始了多渠道的信息检索,最终在一篇回忆录里看到了庄元东的名字,作者的入党介绍人正是庄元东:“庄元东是山东省沂南县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陈列的美军北极熊团的团旗就是由他缴获的,南京白事一条龙4000253450这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缴获的唯一一面团旗。”

  2019年9月,孙嘉怿终于在沂南县庄家村找到了庄元东烈士的后人。

  为烈士寻亲,源于自己的外公。孙嘉怿来自一个军人家庭。爷爷参加过抗日战争,父亲当过海军战士。而从未谋面的外公,对孙嘉怿而言只是两个信息:在抗美援朝战争牺牲,是个侦察兵。

  “小时候家里还有张外公的照片,后来就找不到了。他是什么样的人?他经历过什么?那么多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又有着怎样的故事?”想起外公,孙嘉怿就能想起那首歌——“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为了寻找外公的身世,孙嘉怿加入了很多老兵群。而且,她还养成一个习惯,每当出差都要去当地的烈士陵园,将陵园照片和自己的感受发到微博上。

  安徽省太和县烈士王心恒的侄子王志宝,就是通过微博联系上孙嘉怿的。家人只知道王心恒1949年在解放宁波的战斗中牺牲,却不知他葬于何处。孙嘉怿用两周时间在宁波四处探寻,最后终于在樟村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找到了烈士的陵墓。

  “天地英雄气、江河万古流,我们不能让革命历史被时间湮没,不能让人民英雄消失在历史的星空。”孙嘉怿就这样将搜索半径从自家扩到了大家。

  眼睛、鼻子、嘴巴……已经从宁波市福利院医生岗位退休的陈荷珍捧着张画像,一寸一寸地抚摸着:“这就是我心中的爸爸。”

  父亲陈忠根牺牲的时候,陈荷珍只有1岁。因为没有照片,她从来都不知道父亲的样子。得知这是很多烈士家属心中的遗憾,孙嘉怿发出“为烈士画像”的倡议,并得到了浙江传媒学院师生的响应。给陈忠根画像的,是“80后”教师武小锋,他根据陈荷珍及其两个姑姑年轻时候的照片还原出英雄的形象。

  照片是念想,画像是念想,遗物也是。

  在庆祝建党100周年之际,孙嘉怿发起了一系列为烈属服务的活动,“我为烈属修遗物”是其中之一。

  1950年11月,零下40摄氏度的朝鲜古土里,年仅27岁的汪文才在堵截敌军增援部队时英勇牺牲,地方政府给他家做了块“革命先锋”的牌匾。岁月流逝,牌匾如今成了破损的半块木板。

  宁波财经学院文物修复专业的学生来了。悉心的打磨和一笔一刀的雕刻中,新时代青年和70年前浴血奋战的年轻人有了心灵的沟通。

  孙嘉怿以前在一家私企上班。为了支持她的公益事业,宁波市海曙区团委邀请她到区志愿者协会工作并担任副秘书长,还开设了“孙嘉怿青年工作室”。海曙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也在资金支持、查找信息、联系烈士陵园等方面对她给予帮助。2020年9月,烈士寻亲项目获得首届浙江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

  坚持多年,孙嘉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和她在一起。如今,他们已经是一支由450人组成的志愿服务团队。“这里面‘80后’有60%。”孙嘉怿说。联络、资料整理、墓地拍摄、信息审核……包括寻亲成功后的代祭扫,他们心甘情愿地忙碌着。

  10年时间,孙嘉怿和团队到访过712座烈士陵园,足迹遍布7个国家和国内25个省区,建起有4万多位烈士的信息数据库,为1107位烈士找到家人。2021年,孙嘉怿登上“中国好人榜”,获得“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最美志愿者”称号。

  英雄的生命开鲜花,赓续红色血脉的青春别样美。孙嘉怿和她的团队,还执着地行走在为烈士寻亲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