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y stop
mute max volume
repeat
10月24日,南京安神礼仪4000253450烟台第十届公益性海葬活动在烟台港附近海域举行,187名逝者的骨灰在花瓣的簇拥下融入大海,回归自然。
当日7点,在悠长的汽笛声中,海葬船缓缓离港,没有爆竹、烟雾,没有纸屑、香烛,伴随着轻音乐《大海啊故乡》,数十只海鸥盘旋在海葬船周围,随船向着大海深处飞去。1个多小时后,船只到达倾洒区域,海葬正式开始。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和亲人作最后的告别……”骨灰撒海前,一场追思会在船舱内进行。随后,逝者家属将可降解骨灰罐沿船舷慢慢投向大海,并撒上寄托哀思的花瓣。看着亲人的骨灰渐渐远去,南京安神丧葬服务4000253450不少家属泪洒现场。
提前一天从济南赶来的刘洋和姐姐一起送别母亲,他感慨道:“我的父母终于又在大海相遇了。”两年前,其87岁的老父亲去世后,就是在这片海域海葬,今年其母亲过世也选择了同样的方式。尽管其父母都是高龄去世,但思想始终与时俱进,当了解到新式安葬方式后,老人们便在生前主动签署了海葬协议。刘洋特意用手机定位了经纬度,在他看来,这是父母以另一种方式再次相见的证明。
烟台市芝罘区的刘女士告诉记者,家里的老人一直生活在海边,海葬是老人的遗愿。不仅如此,海葬还可以让老人回归自然,也是她们一家人的心愿。
“妈妈,您一路走好!”一位阿姨边撒花瓣边忍不住哭出声。还有家属闭上双眼,双手合十,口中似念念有词。也有的默默无语,远眺海面,陷入回忆……返程起航时,众人集体向着大海三鞠躬。
不留遗体、不进陵园、没有墓碑、没有牌位,10年间,4238位逝者在烟台这片海域海葬长眠。
“海葬作为一种新的殡葬方式,更适应时代。这种适应性是全方位的,海葬的仪式感,给逝者以尊严,也让家属得到慰藉。”鲁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景迁表示,“海葬逐渐成为一个具有时代感的新习俗,这将推动更多人接受、参与海葬。”
“我们一家六口参加了岳父岳母的海葬,这一趟自己一分钱没花。”烟台市民姜先生告诉记者,因为有政府补贴,海葬花费之少出乎他的意料。
“海葬服务公司免费提供海葬降解罐、乘车、乘船、鲜花、保险、海葬用品等。”芝罘区殡仪馆负责人牟道文介绍,烟台市公益海葬在对本市户籍逝者家庭给予免费参加的政策基础上,2021年落实1000元的海葬奖补政策,2022年芝罘区率先响应制定配套奖补政策。截至目前,烟台市共计发放海葬奖补资金215万元,其中芝罘区区级奖补121.6万元。
眼下,海葬已逐渐成为烟台市民首选的节地环保、移风易俗的安葬方式。烟台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徐忠表示,海葬既有利于节约土地、发展经济,又有利于移风易俗、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经过10年探索,烟台的海葬活动早已常态化,即在每年的4月至10月期间,不定期举办海葬活动。烟台市民政部门也在不断优化海葬服务流程,探索海葬新模式。除海葬外,烟台市还大力推行树葬、草坪葬、花坛葬等多种生态安葬形式。生态安葬、文明祭祀正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所接受。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记者 杨秀萍 通讯员 耿贤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