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一条龙] 南京殡葬-15分钟上门- [好评推荐]遗像到底该摆黑白的还是彩色的?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8-24 07:19

请问:你希望你的遗像是黑白的,[殡葬一条龙] 南京殡葬-15分钟上门- [好评推荐]还是彩色的?

没有晦气的意思!我总在想象自己有很酷的葬礼

图源:剧集《爱情公寓》

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恐怕都是“黑白”。但在彩色遗像大量普及的今天,这种联想似乎与我们的社会经验相矛盾。某些礼仪大师会把黑白遗像奉为历史悠久的传统,并将彩色遗像看作现代人的礼崩乐坏。但黑白遗像真的是庄重的古老禁忌吗?而彩色遗像真的是时髦的新鲜玩意儿吗?

老祖宗们的七彩遗像

我们不妨看看古人的遗像是不是黑白的。 明清民间流行的遗像叫“祖容像”,顾名思义,即是“祖先容貌的画像”。祖容像常被悬挂于祠堂或住宅厅堂,供子孙年节祭拜。

清嘉庆年间绘制完成的《鲍氏祖容像》,绘制先人共计49人,衣着华贵艳丽。

现存祖容像大都是彩色的。彩色遗像屡见不鲜,当时的文学作品也能佐证这一点。

明代著名官能小说《金瓶梅》中,西门庆托人给亡妾李瓶儿绘制遗像。画师画好后,众人一瞧:“但见头戴金翠围冠,双凤珠子挑牌、大红妆花袍儿,白馥馥脸儿,俨然如生。”

明代红色缠枝菊莲茶花纹妆花缎,这么漂亮的色彩不记录下来就可惜了。图源: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

“红妆花袍”获得一致好评,关键不在彩色,而在真实。鲜艳的色彩服务于“真实”的需求,古人也希望在看到遗像时,便能想起逝者的音容笑貌。

所以说, 老祖宗们对遗像并没有什么黑白禁忌,只是要求越真越好。到了近代,更真实传神的竞争者出现,祖容像逐渐走向没落——这两个竞争者就是摄影术和炭精画。

重新定义黑白的科技与狠活

19世纪中叶,照相术传入中国不久,它对客观世界的忠实复制引起了恐慌,被不少民众看作勾人魂魄的法术。

即便如此,照片仍以无与伦比的真实性,逐渐俘获了人们的欢心。民国时期,多数社会精英的遗像已经从“画像”变成“照片”。报刊印刷的名人遗像已基本采用照片。

1913年3月28日,宋教仁遇刺身亡后的第六天,《时报》刊登了这位“中国宪政之父”的黑白照片。图源:《时报》

而对普通人而言, 照片实在是奢侈品。以1892年的上海为例,一张海报大小的照片要价两元,已经可以租下一整栋小洋房。

于是,囊中羞涩的老百姓把眼光投向了照片的平替—— 炭精画

1937年绘制的炭精画画像

炭精画也是近代西方传入的,类似素描。利用铅笔、毛刷和炭精(石墨粉),就能模仿出照片的七八成质感。它物美价廉,比较容易上手。

同时,炭精画在遗像上有独特优势。遗像制作和死亡本身一样,往往不可预料。照片遗像需要逝者在去世前拍摄;而炭精画遗像则只需后辈描述样貌,即可成画,还能顺手磨皮美颜。

1934年美术教材插图,讲解如何利用辅助方格打炭精画的草稿,以还原人像的真实比例。

照片和炭精画在遗像领域的垄断地位一直持续到20世纪末,这也是黑白遗像占据上风的时期。问题来了:为什么彩色照片和彩色画像没有成为遗像的主力军?

答案是三个字:性价比。

用不起的彩色

先看彩色照片。 1935年,世界首款成功商用的彩色胶卷在柯达公司诞生。随后的半个世纪,柯达和富士等几家外国公司垄断了全球市场。

柯达彩色胶卷原理图。图源:《科学画报》(1947)

新中国成立后,国产胶卷已经把黑白照片的价格打下来了。但 直至1970年代,中国都没能突破彩照的技术壁垒,实现国产彩色胶卷的大规模商用。

彩色胶卷稀缺昂贵,哪怕不差钱也不一定能买得到。彩照不够,涂色来凑。许多 照相馆用染料给黑白照片后期着色,彩色报刊封面和电影海报用的大多是这种技术。

黑白照着色是专业度极高的活儿,价格自然也就不那么亲民了。1970年代初的上海,一张十二寸大小的着色照片要价九元,而一位普通职工的月工资也才不过三十元。

照片着色操作顺序插图,字面意义上的“五彩斑斓的黑”。图源:《照片着色技术》(1972)

照片着色服务的困顿,也是彩色人像绘画的写照。请美术生现身说法,素描人像,亦或是油画或水彩人像,哪个在画得写实同时还省事。

所以成像真实可靠、价格占绝对优势的黑白照片和黑白炭精画,成为当时遗像主流也就不奇怪了。不过, 这只是基于经济理性的选择,并非出于文化好恶。说白了,对于彩色遗像,普罗大众不是“不想用”,而是“用不起”。

最好的证明是,在大部分人使用黑白遗像的年代,仍有许多公众人物体面、而非标新立异地使用着彩色遗像。

1935年,民国著名影星阮玲玉逝世,《现象》杂志以阮玲玉的彩色遗像作为封面。图源:《现象》(1935)

1980年代,彩色照片迎来了推广的新契机,那彩色遗像能否乘上这次东风呢?

“黑白”与“怀念”

1981年,柯达公司在北京正式成立办事处。同年,上海感光胶片厂生产的彩色胶卷也在全国发售,价格只有进口胶卷的三分之二。

彩色胶卷更好买了,冲洗彩照也更便捷了。1980年后,深圳、广州、上海等大城市相继引进了新型彩色扩印设备,大幅降低了彩照的价格。

国产乐凯彩色胶卷,许多人的童年回忆

短短几年,彩照像是支铆足了劲的窜天猴,一飞冲天,遍地开花。1984年,国产照相机产量超过一百万架,彩色胶卷的年消费量也突破一千万卷。那时候彩电家庭拥有率也逐年上升,人们开始把“彩色”赋予新鲜、新生活的意义。

1985年,温州市某艺术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冲洗彩色照片(这图印在报纸上结果还是黑白)图源:《浙江日报》

彩照虽好,但在当时却有个致命缺陷: 在光线照射下容易氧化褪色。

1995年,一本家庭百科全书详细记载了防止彩照褪色的方法。在列举了“冰箱冷藏法”“密封袋装法”等操作之后,编辑指出,“最实际的保存方法,是给原彩照另留一套黑白照片及底片”。

全靠同行衬托,黑白照片和炭精画显得愈发“稳定、可靠、历久弥新”。这些品质,恰恰都是遗像所需的。彩照的兴起不但没有淘汰黑白遗像,反而稳固了后者的地位。

现在网上的炭精画卖家依然用“永不褪色”打广告

彩照数量的指数级增长还带来另一个文化转变: 人们记录的日常生活由黑白疾速更迭为彩色。1983年,上海地区黑白照相的营业额约占总营业额的一半;而到了1989年,黑白照相的比重已不足一成。

等到 1990年代,过气的黑白照片重新受到年轻人追捧,竟成了一种远离柴米油盐的、 “怀旧复古”的东西。 彩色与黑白的文化对立也逐渐定型。一个代表“当下”,另一个代表“过去”,两者之间横亘着一个时代的距离。

90年代初风靡全国的黑白艺术照

图源:《浙江日报》

黑白成为了对逝去之物和逝去之人的注脚。当彩色照片代表当下的衣食住行,唯有故去家人的遗像还保持着黑白色调。这种强烈的对比,足以加深“黑白”与“遗像”之间的联结,并使人们想像成一以贯之的“传统”——尽管从古至今,彩色遗像从未缺席。

把“黑白”和“遗像”锁死,更像是一个被创造出来的新传统。图像技术的更迭与滞后让黑白遗像成为主流,对死者的敬畏又让我们对黑白遗像有了浪漫和庄严的诠释。

彩照很少的年代,黑白结婚照也不会有不吉利的说法

图源:剧集《潜伏》

现在如果你愿意,给自己画个抽象画漫画啥的当遗像都未尝不可,给世界留下你的样子时也留下你的态度,也蛮酷的。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及“圈阅”公众号观点。 文中所用图片来源于原微信号及网络,如有侵权,烦请告知,即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