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进入殡葬行业:“上新”公主裙寿衣,告别也有仪式感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9-08 16:17

图/IC


“死亡可能是一道门,逝去并不是终结,而是超越,走向下一程。”


这是00后寿衣模特卫莉最爱的电影《入殓师》中的一句经典台词。在她看来,这也正是自己如今通过直播向外界展示寿衣的工作写照,“想让逝去的人能穿着适合自己的衣服,体面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提及殡葬行业,不少人讳莫如深。尤其在长辈眼里,这似乎并不是一份体面的工作。


然而,当年轻人涌入殡葬市场,也逐渐打开了一个新世界。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一些95后甚至00后从事丧礼策划、寿衣模特、代扫墓等职业,为客户寄托哀思之时,以新颖的视角和独特的思维推动着行业的更新。


卫莉开始自学服装设计,她规划中将根据市场需求供应寿衣款式,并作为寿衣模特在直播间带货。而每个清明节,李洁都会戴上鲜花、拿着水果,加入“代扫墓者”队伍为客户将对亲人的思念带回家乡。


“我也会告诉对方不会代磕头和假哭。”在李洁看来,有些情绪即使花钱也不能代替。


“年轻人给殡葬行业带来了新的理念和变革。他们正通过全新的模式逐渐打破传统束缚,让逝者得到独特而尊重的告别。”国内一家殡仪馆负责人如是说。


骨灰盒“换新”:个性且不失仪式感


进入殡葬行业前,林翰在一家公司做了三年的公关策划。尽管收入不菲,但在2023年底,他毅然选择离职并在网上开店卖起殡葬用品。


这个想法由来已久。彼时家里老人去世时,母亲安排他去购买寿衣、骨灰盒等物品。在当地多家做白事的门店逛了一圈后,他发现里面所销售的款式没一件让他满意,“太丑了,所有产品都死气沉沉的。实在不希望老人家身后装在这里面。”


经过和老板交流后,林翰得知殡葬用品行业近几十年来几乎没有变化。且不论骨灰盒永远以木质、大理石等方形盒为主,就连颜色也基本为黑灰色。即使电商平台上的骨灰盒,同样也是以肃穆且端庄的款式为主。


这让他不由动起了念头,“年轻人为家人办理后事更追求典雅大气,为何不切入这一市场?”


尽管内心有了想法,但当父母得知后马上要求他尽早打消这个念头。在他们看来,经营白事物品过于忌讳,根本不应该是自己孩子从事的职业。


下定决心的林翰并没有在意,为了能找到符合自己心目中的白事用品,他特意飞到浙江金华、江苏江阴等地拜访当地厂家,逐一挑选骨灰盒、寿衣以及电子蜡烛等祭奠用品,以为自己入行前积累人脉和货源。


林翰只是当下众多选择入行殡葬用品市场的年轻人之一。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这个原本被外界视为“不吉利”的行业,正随着年轻人的涌入变得逐渐庞大且新潮起来。


据观研报告网数据显示,根据我国火化率以及骨灰盒均价测算,2022年国内骨灰盒行业市场规模达到97.94亿元,近五年来保持稳定增长,复合增长率为5.42%。而据中国殡葬协会专家预测,2023年中国殡葬产业规模达到10000亿元。


经过长时间准备后,林翰的殡葬用品店终于开张。开业当天,出于种种原因他没有告诉身边好友,内心仍兴奋不已,“虽然感觉有些怪,但内心总觉得也算实现了梦想”。


为了和市面上传统老旧的商品区分开,林翰所销售的殡葬用品更倾向于年轻化。他的店铺里摆放着多款个性且不失仪式感的白事用品,价格也从数十元到数百元不等,“即使再追求个性也不会过于出挑,毕竟这代表着每个人最后的尊重和尊严。”


以一款带有蝴蝶结的天青色骨灰盒为例,其外观更像一款礼物包装盒。林翰告诉贝壳财经记者,这是专为年轻人设计的,“如果有人不幸离世,家属心情低落的时候,看到这么素雅的骨灰盒或许会心情好一点。”


出乎林翰意料的是,尽管时常有年轻顾客咨询,但对方在网上购买殡葬产品的意愿却并不强烈。一番了解后,他发现原来人们通常不会提前购买骨灰盒、寿衣等殡葬用品,更愿意当亲人去世后临时在线下购买。


“现在只能一步步打开市场。”林翰说,“让大家接受网上购买殡葬用品需要时间,随着年轻人选择的增多,这一市场迟早会到来。”


直播卖寿衣,一天试穿50多个款式


“这款衣服采用的是真丝面料,领口盘扣也是蝴蝶图案,去世的人穿在身上显得格外端庄典雅。”直播间里,卫莉正穿着一件墨绿色旗袍款式的寿衣,对着镜头详细地介绍着。


自从2021年入行,卫莉直播销售寿衣2年多时间已逐渐蜕变。从最初不敢直视,甚至口播都结结巴巴,到如今能不断换穿各式衣服向粉丝展示并熟练地讲解细节,卫莉越来越觉得这份工作并非外界想象中那么忌讳。


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尽管选择寿衣直播无法如同其他直播间般吸引到众多网友,甚至还可能因为“不吉利”“吓人”等因素被投诉,但卫莉却格外看重这份工作。每天更是不间断直播4个小时,试穿50多个款式的寿衣。


“每个人在生日、结婚等重要时刻,都会准备一件漂亮的衣服。而在人生终点时同样需要一款合适的服装,这也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卫莉表示,“让更多人能够体面地与世界告别,这本身就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在和多位顾客接触后,卫莉发现,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在临终前穿上那种款式和色彩都相对沉闷的寿衣,不少人希望能有更多款式的选择。这让她在寻找货源时刻意选择唐装、西服、旗袍以及汉服等款式的寿衣,“我希望即使亲属日后回忆起来,也只是觉得他们穿着常服去了另外的地方,而不是穿着寿衣告别人世。”


卫莉至今记得,一对年轻夫妻曾经联系上她,表示想为自己的女儿购买寿衣。年仅5岁的女儿得了白血病,他们希望女儿临终前能穿得漂漂亮亮地离开。在网上找寻了一圈后最终看中卫莉直播间里一款公主裙寿衣。


几个月后,卫莉收到这对夫妻发来的感谢视频。当看到视频里女孩身穿一袭白色公主裙,对着镜头可爱地笑着,一瞬间,卫莉不自觉地哭了出来,“虽然素未谋面,但心疼女孩这么年幼就离开了人间。而自己所销售的寿衣能帮助对方实现小小的愿望,让我再次认识到这份工作的价值。”


事实上,由于职业的特殊性,近年来卫莉接触过太多面临生离死别的顾客。在和对方交流后她发现,人们对于殡葬用品的选择逐渐持开放态度,不但同行越来越多,就连顾客也越发多了起来,“除了年轻人为年迈的父母购买寿衣,不乏有老年人自己选购殡葬用品。”


为了更好地把握市场需求的寿衣款式,卫莉开始自学服装设计,“我希望以自己身为‘寿衣模特’的方式,将更多寿衣展示在客户面前,让他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寿衣的效果和面料。毕竟它是与这个世界告别的一种仪式,是每一位死者体面地步入另一个世界的礼服。”


收费百元,代扫墓慰藉游子思念


四川一家墓地陵园里,李洁根据客户的电话指引,找到了需要代扫的墓碑。


将开着录像功能的手机架在一旁后,李洁细心地将墓碑打扫干净,摆放上鲜花、水果等贡品,再代替客户深深地鞠了三次躬。


李洁已记不清这是自己第几次帮助客户扫墓。自2020年成为“代扫墓者”,这个22岁的四川姑娘便经常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为无法亲自到场祭扫的客户进行代扫服务。


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因为地域、时间等原因,不少外地人员无法在清明或忌日等时期回家祭拜,只能委托他人代为扫墓。受需求驱使,市场上催生出“代扫墓”业务,却也一度因“是否符合传统观念”而引发市场争议。随着年轻人加入,人们的观念正在发生转变,而这一群体中不乏大学生、社会新鲜人以及专业白事机构。


每次代扫墓前,李洁都会提前几天和客户进行沟通,确定好墓地所在位置、代扫流程以及所需要的服务等内容。而价格则根据清扫墓碑、摆放祭品、播放逝者生前喜欢的音乐、帮忙带话读信以及现场视频等需求,收取100元至300元不等的费用。


“除了正常的项目外,我也会告诉对方不会代磕头和假哭。毕竟有些情绪应该是发自内心的,不应该花钱让陌生人来代替。”李洁说。


一次,一位海外的男生联系上李洁,希望她能帮自己去墓地为父母进行祭拜。交流细节时,对方特别叮嘱她购买母亲喜欢的百合花和父亲喜欢的白酒,“每个细节都考虑到了,而且聊天过程中不断哽咽,能看得出来他很想念去世的父母。”


当天祭拜完成后,李洁特意将代扫过程中所拍摄的照片、视频发给对方,以弥补男生不能亲自到场的遗憾。而对方也很快发来感谢的语音,“虽然只能隔着屏幕给父母磕头,但很感谢你能帮我祭拜。”


“下单的客户主要以年轻人为主,毕竟这一群体在外地的几率更大,接受程度和需求也更高。而中老年人通常会抱有‘人不在现场则心不诚’的心态,并不太认可这种形式。”李洁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在得知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后,家里人也一度质疑并反对,直到她反复解释后才得以理解,“毕竟能帮助家属表达哀思,也是有意义的工作。”


同样经过多次沟通后,林翰的父母也逐渐开始理解儿子的工作,还会帮他打理货物。“现在身边不少朋友得知消息后,专门来看货选货。”


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年轻人的涌入正逐渐改变传统殡葬行业。除了代扫墓外,不少公司还运用数字技术推出云祭扫、纪念平台等概念,以帮助无法到场的人祭拜逝者,也给行业带来更多可能。


据公开信息显示,包括福寿园、福成股份在内的多家殡葬上市企业都曾开设过云祭扫服务。而在2022年,福寿园还发布“数字陵园慧心谷”项目,并表示将通过数字孪生1:1复刻的虚拟陵园,将实体环境还原到线上,使用户在网络端能身临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