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工作人员陪老人玩益智游戏。
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是当代老年人的追求和期盼。然而,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及个体生命周期的逐年延长,养老问题尤其是失能老人的养老问题,越来越成为困扰家庭及社会的难题。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失能老人是指因年老、疾病、伤残而不能独立完成穿衣、吃饭、洗澡、如厕、移动等日常活动的老年人。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宁夏失能老人数量约为11.3万,失能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29个百分点。这些老人不仅自身陷入养老困境,也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如何让失能老人的生活更好些?如何让家庭的照护压力更小些?
一人失能,全家负累不轻
自从母亲病后,家住银川市兴庆区领秀一居小区的吴女士全家乱了方寸。
2022年12月,72岁的母亲突发脑梗,虽然抢救及时,但落得半身不遂。手术之后,母亲进入漫长的康复期,对吴女士一家而言,真正的照护才正式开始。
“扎针、理疗、按摩、康复训练……每天奔波于医院各个楼层,半年多时间,全家人都瘦了一圈,母亲的变化却微乎其微。”吴女士说,自己学的是护理专业,即使有着这样的专业优势,独自照护卧病在床的母亲,仍觉力不从心,“我在医院陪护母亲,父亲和哥哥负责做饭、送饭。今年五一之后,单位实在请不上假了,我去上班,照顾母亲的重担落在哥哥身上。”
哥哥的孩子今年高三,到了最重要的“冲刺阶段”;父亲年纪大了,不能太过操劳,吴女士只能利用周末去医院“顶班”,让身心俱疲的哥哥得到暂时的休息。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在宁夏,超过10万个家庭正在经历着“养老之痛”。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吃饭、穿衣、上下床、上厕所、室内走动、洗澡6项指标中,一到两项做不了的定义为“轻度失能”,三到四项做不了的定义为“中度失能”,五到六项做不了的定义为“重度失能”。
记者从自治区民政厅了解到,截至 2022年底,宁夏失能老人数量为11.3万,其中失能等级达到中度及以上的约为2.7万人,占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2.63%。“目前,宁夏半数以上失能老人生活在乡村。”自治区民政厅养老服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宁夏,约97.46%的失能老人与家人同住,仅有不到3%的失能老人居住在养老机构。
银川市“70后”夫妻范智和陈泽英为失能老人“送浴”上门的爱心举动被传为美谈,二人也因此荣获2022年度中国公益人物称号。在两年多的“送浴”服务中,范智、陈泽英夫妇发现,失能老人家庭中至少有一人专职照看老人,根据经济水平和家庭成员数量,多的甚至能达到3个人一起照顾,照料工作主要由子女、配偶、保姆完成。“因正常衰老而失能的老人相对较少,大多数老人失能都是类似脑梗、癌症等重大疾病造成的,因此,这些家庭往往伴随着沉重的经济压力。”陈泽英说。
据统计,宁夏失能老人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家庭其他成员供养的占56.2%,为离退休金和养老金的占25.1%,为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占13.7%。
“照护失能老人是家庭成员义不容辞的责任。道德上,父母养育了我们的小,我们就必须承担给他们养老的责任,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法律上,赡养老人也是每一个子女的法定义务。”北京市盈科(银川)律师事务所律师耿超接办过很多因赡养老人引发的家庭纠纷,他认为,“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现象值得全社会关注和思考,“除了个别极端情况外,生活中更多纠纷并不是子女‘没有心’或‘不用心’,而是在长期照护失能老人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难以承受的经济压力、精神压力、体力压力,这些都让他们喘不过气来。”
各方合力,求解照护之困
照护失能老人,除了家庭之外,谁还能担此重任?多数人会选择养老机构。但记者从自治区民政厅了解到,宁夏养老机构入住率不到4成,这一数字与失能老人的照护需求形成了强烈反差。
宁夏德合养老服务中心创办之初就成立了失能失智老人护理专区。“目前,养老中心共收治270余名老人,其中,失能失智老人175名。”德合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张海媛介绍,该中心根据失能失智老人患病程度不同,收费标准也有不同,“床位费分为1280元、1580元、3580元、6000元几个档,护理费根据护理等级不同,收费从600元至6500元不等。”
宁夏阅海老年服务中心重点发展失能失智老年人的照护服务,“目前,中心收治近400名失能老年人,平均年龄78岁,占比60%以上。”服务中心业务副院长申玉强介绍,包括轻度、中度、重度、完全失能老年人以及生命终末期老年人都能在该中心得到专业化、标准化的照护服务,“养老服务收费分为生活照料费、床位费、膳食费,其中,生活照料费依照护理等级不同,从1035元至4025元不等;床位费多人间700元、双人标间1000元、小套间与大套间为1200元和1325元。”
“朋友的父亲患病后,由于无人照料,被送到了养老机构,得到了专业的护理,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都有了很大改善。”银川市西夏区鲁女士告诉记者,去年,母亲因病致残,她也曾考虑过让老人入住养老机构,“我是独生女,我和丈夫都在企业上班,收入仅供维持小家庭正常开支。母亲的退休金也不高,难以承担养老机构的费用。”
“选择居家照护除了护理成本和亲人方便照护考虑外,也受到其他方面因素影响。”自治区民政厅养老服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例如,受习惯和传统思想、给付能力以及管理体制机制和政策等因素影响,老人及家属对机构养老望而却步。
记者从自治区民政厅了解到,为解决失能老人家庭的养老之困,宁夏各地民政部门、社区及社会组织也在积极探索,寻求“破题之道”。
“我们通过购买专业机构的服务,为失能老人家庭提供送餐上门、日间照料、短期托养、文娱康乐、心理疏导等服务,用‘阶段性照料’代替长期‘家庭养老’,让长期照护老人的家庭看护者可以得到片刻‘喘息’。”永宁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10月,该县“六助+喘息”模式共服务150余名老人,各乡镇服务对象频次均在8次及以上,安心养老App后台统计服务订单3530单。
在银川市金凤区民政局的监督和支持下,银川市春熙社会工作发展服务中心承接了金凤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升项目,为辖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行、助浴、助医、助急”等“六助+N”居家养老服务。“接到项目后,我们积极联系大学生志愿者、家政服务人员、理疗按摩师、理发师、专业社工、律师、社区卫生站医务人员等组建专业团队,开展项目前期培训,力求为居家失能老人提供专业贴心的服务。”春熙社会工作发展服务中心负责人曾秀平介绍,今年3月至5月,社工及志愿者已为106名老人提供了针对性的服务。
失能老人,期待多方关爱
失能老人照护不仅是家务事,还必须是政府和社会重点关注的事。尤其是眼下已经进入老龄化时代,如何让失能老人的生活更好些,如何让家庭养护的压力更小些,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共同应对。
自治区民政厅相关负责人建议,宁夏应统筹推进各类医养结合机构建设,实现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建设的有效配置和有机衔接;全面落实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将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医保联网结算,打通养老、医疗和社保的政策通道;进一步完善失能老人照护政策保障体系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立失能老年人群专项补助资金,推动重度失能老年人低偿入住养老机构,切实解决失能老人照顾困难;建立一支以专职人员为主体、兼职人员和志愿者为辅助,具备医养结合能力的社会化养老服务队伍,为社会化、职业化养老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支持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快培养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和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人才,从薪资水平、薪资结构及福利待遇方面提高养老医疗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吸引更多的人才投入到养老医疗服务队伍中来。
耿超认为,解决失能老人的养老问题,家庭是基础,但离不开与政府、社会的联动。对于成年子女而言,应当承担法定的赡养义务,即使采取了机构养老等方式,也必须依法经常看望问候老人,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对于没有监护人的失能老人,需要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等方式来承担老年人的照料义务。除了关注老年人个体的照料外,长远来看也需要扶持与引导养老产业发展,将养老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列入国家扶持行业目录,推动养老产业健康发展。在现阶段,还可以进一步优化整合养老机构、社区、医院等各方面的资源,为失能老人尽可能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提升生活质量。
“在实际操作中,照顾失能老人的难度远远超过照顾普通老人,应该对相关的服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尤其要加强实操培训。”范智建议,除了强化专业人员的照护技能外,还要扭转失能老人家庭成员的思想,认同“将一部分照护工作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是照护老年人更好的方式”;另外,社区也应充分掌握辖区内的人员情况,组织志愿者队伍拓宽服务类型,为失能老人提供多层次、个性化的养老服务,以适度提高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记者 刘惠媛 马 忠 李 锦 秦 磊 见习记者 龚依然)
(责编:阎梦婕、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