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以爱为名”的控制令人“窒息”
专家:成年子女要学会与父母建立边界感
最近的热播剧《故乡,南京安神殡葬4000253450别来无恙》讲述青年人重回家乡寻找归属感的故事,剧中,青年们与父母再度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出现种种冲突,甚至年少时的一些伤害再次出现。
电视剧中不少片段在网上引起热议,很多网友讲述了自己相似的经历,对父母“以爱为名”的控制无可奈何。伦敦大学学院心理学博士、英国心理学会特许咨询心理学家陈志林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控制型父母在心理学上被认为是共生依存者,热衷“照顾”,还有“强迫倾向”。理想的家庭状态是,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父母得体退出的过程,虽然与父母设定界限可能不容易,但这个过程可以帮助我们变成一个独立的人,值得尝试。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剧情映照现实
角色经历令网友感同身受,有“窒息”之感
剧中,张沛所在的保险经纪公司派其回家乡成都开辟分公司,于是张沛在北京突击买了单室套,也是想为自己留一条后路。回成都后,随着与父母物理距离的变化,亲子关系在母慈子孝和鸡飞狗跳间反复横跳,母亲不敲门就进张沛卧室,张沛上洗手间时母亲不打招呼就进去做家务,家人还私自拆她的快递,等等。
除此外还有职业观、择偶观方面的冲突。中学时父母只关注她的学习成绩,严禁她与异性过多接触,更不允许谈恋爱。但找到工作后就开始催婚催生,恨不得她马上找到对象、结婚生子。
有几段较强的故事冲突,引发网友共鸣——
上学时,父母以为张沛跟同班同学谢阳早恋,在大庭广众之下上去就给了张沛一巴掌。这次张沛回成都,父母听说谢阳也单身,竟然邀他来家里做客,想撮合他们。父母谈笑风生“知道你们当时谈恋爱”,结果张沛和谢阳当场就回答“你们确实是误会了,我们当时真的没有耍朋友”。
父母回避当众打张沛的过往,而狡辩说,当时主要是气张沛感情用事,放弃了那么好的机会。家里一直想让她考研当个大学老师。而张沛一直想学金融,她的梦想从未被父母认可。张沛跟父亲说:“从小到大,你们从来都不问我真的想要什么,小时候也是,现在也是。”父母回:“你到底想要啥子?最后就是卖保险?”张沛这才知道,原来她一直引以为傲的事业,在父母眼里依然不入流。
然后,父母想潦草结束这个话题,母亲笑着和稀泥:“爸爸妈妈给你道个歉嘛,南京丧葬4000253450对不起。”但是张沛接受不了。父母继续用身份压制:“你有什么过不去吗?你还要跟爸妈记仇吗?”张沛的情绪瞬间就炸了:“我就是一个30多岁,又记仇又小气的人啊。”父亲又补刀:“我原来觉得你是个聪明的孩子,现在看你还是昏头昏脑的。”这一刻,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张沛委屈地说不想跟父母沟通,因为她不想替年少的自己原谅他们。
记者看到,关于张沛与父母的相处问题,网上有不少高赞评论:
1.我想知道的是,面对这一切的我们,怎么化解这些伤害。起码,到今天,我35岁了,依然无法释怀。
2.不肯低头承认自己错误的父母太恐怖了。人都有做错事情的时候,不能因为是父母就永远都是对的,孩子是人,即使不成熟,也有情感,就值得被当成一个人来尊重。
3.看评论,我才知道,原来不是我一个人和爸妈没办法沟通,从小到现在一直被否定,也没有啥兴趣爱好,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永远都活在深深的自卑情结中。虽然我现在快40岁了,虽然我单位离爸妈家只有一个红绿灯,但是始终没有办法和他们很亲近。
4.可怜的两代人,总是沟通无效,父母以爱为名,所以呢,自己不想再互相伤害,就跑到大洋彼岸工作和生活。但有时候在这种亲情电话里,也还是常常被他们“刺到”,有些事情就是无解。
5.想到自己大学快毕业时,工作没有着落,喜欢的人不靠谱又放不下,去告别的晚上很冷,回到家情绪很低落。结果发现妈妈偷看了我的信,瞬间崩溃,大声问为什么偷看自己的信。他们还不承认,最后还动手打我。虽然过去这么多年了,每当想起来还是很绝望。
不过,记者也注意到,在《故乡,别来无恙》的剧情进展中,张沛父母日渐了解张沛的工作,对保险经纪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开始认同这份工作的意义。同时,在最新的剧情中,张沛母亲也真诚道歉,表示现在最想学的就是如何当好妈妈。
心理专家建议
1、若遇观念不同 家长应该当好参谋
《故乡,别来无恙》中,大家对保险经纪这个职业有一个从不理解到渐渐认可的过程。张沛的同班同学生病,她为其规划了保险方面的保障,家庭得到了帮助,张沛父母亲眼看到了整个过程,了解了一些保险的作用,继而对女儿的工作有了一些职业认同。不少网友表示,在现实中,其他行业也有类似的职业不认同。
对此,陈志林表示,在很多父母眼里,孩子是自我的一部分,甚至希望借由孩子实现自己的心愿,证明自己的价值。因此,父母对孩子的“爱”里,常常掺杂了一些额外东西:控制、期待、要求。到了孩子那里,感受到的就是不被尊重、甚至是伤害。
然而,选择学校、找寻工作和谈婚论嫁,是一个孩子长大成人要经历的三个阶段,也是孩子走向未来的必由之路。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应该当好孩子的参谋,而不是武断地替孩子决定未来。
另外,就择偶观、婚姻观方面的冲突,陈志林表示,张沛这部分的经历,会让很多人感同身受——上学时禁止孩子谈恋爱,毕业之后希望孩子赶快结婚生子。
其实,家长要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在孩子择偶观念形成时,被切断了与异性的关联,容易导致他们丧失与异性交往的能力。更有甚者,连与人正常交流的能力都会有影响。
陈志林表示,青春期早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早恋缺乏引导;子女成年后,父母更要学会尊重他们的婚恋观,不要打着“爱”的名义,想着帮他们“把把关”。
2、要看到父母的局限 并尽早建立边界感
《故乡,别来无恙》带来了多个家庭样本,该剧也在积极探索这些矛盾问题的化解办法。陈志林表示,家庭相处模式各不相同,方式方法也不尽相同,有一些大方向可做参考。
他表示,心理学认为,热衷“情感绑架”的父母是共生依存者,意指让他人的行为影响自己,而自己又会去强迫性影响他人的人。他们的影响对象可以是孩子,也可以是成人,彼此之间的关系可以是伴侣、兄弟姐妹、师生等。
共生依存者的个体表现各有不同,有些热衷于“照顾”,自认有责任照顾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当别人出现问题时,便产生焦虑、同情和内疚的情绪。有些则存在强迫倾向,总在审视他人,试图找到别人的过失。
陈志林建议,成年子女不会再像小孩一样把父母理想化,而是会越来越看到父母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他们其实也有很多局限。因此,可以试着与他们做有效沟通,帮助他们意识问题。
在遇到父母非理性、过度干涉时,我们也可以有更多的能力和方法保护自己。比如,在沟通仍无效时,做冷处理,允许家庭中存在差异,切忌以消耗自己来做牺牲;接受自己很难改变父母这个事实,“因为他们的思维想法已经根深蒂固,所以接受现实,调整自己的心态及感受,改变回应他们的方式。比如在情绪上、物理距离上和经济上,与他们拉开距离。”
其实就是说,成年子女要学会与父母建立边界感。不要担心这会让父母难过和失望,比起没有边际的争吵,早早建立边界,父母可能会更早地把子女当做一个独立个体去尊重。同时子女也建立起对自己负责的态度,拥有独立人格。
另外,也要划定底线,在与他人的互动中保持合理的界限,包括停止取悦和依赖父母。陈志林表示,有些人一方面对父母不满,另一方面又大事小事求助父母。所以,要试着形成独立的想法及做法,不要事事都依赖父母。
“与父母设定界限可能不容易,但这可以帮助我们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人。”陈志林表示,虽然与父母达成和解,可以帮助我们完成自我的接纳和整合,对自己是有益的。但对于能力还不足的人来说,也要允许自己没有能力去实现和解,更重要的是让自己好起来。实在无能为力,还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的帮助,进行家庭治疗,帮助自己,也帮助父母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