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协七届一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聚焦这些民生南京白事服务网4000253450焦点…… | 2022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2-26 22:47

1月12日下午举行的区政协七届一次会议大会发言中,南京白事服务网4000253450代表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部分人民团体和地区联络组的14位委员进行了口头发言,内容涉及推进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建设、完善高校青年学生创业帮扶、培育人力资源服务新业态、推进全民健身运动、生育友好社会支持体系建设等。

中共闵行区委书记陈宇剑,区委副书记、代理区长陈华文,区委副书记唐劲松及部分区委区政府领导和相关委办局负责人应邀出席会议,听取大会发言。主席团常务主席祝学军、谢辉、蔡怿晖、余梅、胡洁、何曙光,秘书长韩朝阳参加会议。

陈华文代表区委、区政府对大会发言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大会发言紧扣发展所需、聚焦转型所向、关注民生所盼,反映问题有温度、观察问题有高度、研究问题有深度、解决问题有准度,展现出了委员们求真务实、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挥了区政协揽八方之俊杰、集各界之精英,助力区域发展的“智囊团”的重要作用。

到底他们都说了啥?

跟着记者来看看

关注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建设

让虹桥前湾成为人文之城样板区

14份发言中,对城市副中心建设关注度较高,“大虹桥”依然是热词,有关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的建设,3份都有提到。

华漕镇联络组从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建设对市民生活空间影响的角度进行发言,指出虹桥前湾是面向国际国内的世界级“会客厅”,是引领高品质生活的人文之城样板区,建议一要以人为本、造多元化的公共空间,二要关注生态文明、实现城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三要提高智慧城市治理水平、有效落实人文关怀。

以人为本,[殡葬一条龙] 南京殡葬-15分钟上门- [好评推荐]4000253450打造多元化的公共空间

城市生态的多样性有待升级完善

民革闵行区委员会提出要加速推进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建设:加大对律师事务所的税收优惠力度,加强对中央法务区建设的统筹协调,打造全方位、专业化法律服务生态圈,提升中央法务区品牌显示度和美誉度。

致公党闵行区委在调研中了解到,“中国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虹桥园”已经市人社局批复授牌,建设过程中仍面临一些突出难题,据此提出培育人力资源服务新业态、增强虹桥商务区发展新动力的建议:加大力度统筹提升人才集聚效能,以数字化促进人才匹配精准高效,积极营造人才近悦远来的生态环境。

创新发展 稳中求进 多措并举

服务好人才 助力经济提升

经济发展、营商环境、人才对城区发展的作用,也备受各界关注。

创新研发是关键。据了解,2020年闵行区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250多亿元,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10%,远高于全市4.1%和全国2.4%的比例。从研发经费内部支出看,企业仅占1/3;科技进步奖申请主体,企业仅占1/4。九三学社闵行区委员会认为要激励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闵行区创新发展水平:激励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化培育引领、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完善政策供给、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优化项目管理、激发企业自主创新,共享试验平台、提升企业研发能力。

闵行对研发的投入远高于全市4.1%和全国2.4%的比例

内资企业注重创新转型,而据了解,2021年上半年闵行区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了1000亿元,如何助力外贸型企业发展?闵行区工商业联合会对外贸型企业发展开出了“良方”:精中求细,险中求变,稳中求进,确保 “两送(送政策、送服务)一防(防风险)”到位;闵行区归国华侨联合会认为,要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环境,多措并举助力海外英才。

闵行区总工会以吴泾特色小镇建设发展为例提出要完善产业人才服务体系,助力南部科创中心建设,不要让“最后一公里”影响高层次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建议以“一网通办”为引领,完善产业人才服务体系建设,以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契机,建立健全闵行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持续提升产业人才政治地位、社会地位。

以吴泾镇特色小镇建设发展为例

共青团闵行区委员会则提出进一步完善高校青年学生创业帮扶。

关注“三孩”等社会热点

为民生问题提供真知灼见

大会发言中显示出对民生问题、城市软实力的关注。针对当下热点“三孩”政策,闵行区妇女联合会在调研中发现:高龄生育及照护资源的缺乏导致生育顾虑、女性自身的职场追求同生育计划相矛盾、优化生育环境缺乏配套政策法规支持,据此提出生育友好社会支持体系的建议:强化生育保障、降低育儿风险,倡导职场性别平等、优化就业环境,合力营造生育友好、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面对老龄化社会以及带来的压力,农工党闵行区委员会认为要加强养老服务护理队伍专业化建设:提高准入标准、统一推进人员职业能力建设,加强机构建设、完善机制体制强化履职能力,规范行业发展、培育行业组织加强行业自律。

民盟闵行区委员会针对调研中发现的健身费用高、服务不均等,配置太统一、功能不多元,专业指导少、服务不到位等问题,提出建设社区轻健身房、推进全民健身运动:优化供给、做好顶层设计,智能运营、建设共享平台,引入保险、明确责任主体。

涉及民生的还有垃圾分类。据统计,2021年1月至11月,闵行区湿垃圾为1274吨/天,如果2035年闵行区人口规模达320万,湿垃圾产出将达到1400吨/天,处置压力非常巨大。民建闵行区委员会提供了一种新型湿垃圾处理技术,这种智能仿生分布式湿垃圾处理技术具有环保、节能、投资少、环节少、资源化利用率高等特点,目前已在马桥试点取得预期效果,建议尽快在闵行推广并为碳达峰碳中和贡献闵行智慧。

闵行区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在深入调研闵行现有10个保留保护村后,撰写了闵行区大都市圈乡村振兴新模式发展的建议,提出重点打造闵行区特色的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构建乡村间互联互通的乡村振兴网络支撑体系、强化乡村与周边城区深入融合与协调发展的空间体系。

外在形态要保持传统江南水乡特色,内在功能要打造现代生活品质之美

民进闵行区委员会提交的深化发掘与宣传马桥文化的建议为增进闵行本土文化认同提供了对策:强化“马桥文化”符号、打造“马桥文化”IP、推进“马桥文化”联盟。

位于北松公路858号的马桥文化展示馆。资源利用需要进一步激活

对这些问题你怎么看?

还有什么好主意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