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东台:公益暑托服务再升南京白事服务网4000253450级 绘就少年成长新画卷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7-31 03:06

中国江苏网729日盐城讯 七月的东台骄阳似火,南京白事服务网4000253450全市公益暑托服务的热情更胜三伏热浪。东台市中医院雅居院区的百草园中,24名小朋友正围着药圃争论艾草与薄荷的气味差异;同一时间,东台经济开发区城北社区教室中,“扎染艺术”课上的蓝白花纹在棉布绽放;而在三仓镇篮球场上,少年们奔跑的身影画出优美的弧线……这些散落在城市各处的鲜活场景,共同绘就“公益暑托服务”的民生画卷。

作为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民生举措,今年东台市公益暑托服务再度升级:19个服务班点覆盖所有镇(区),562名青少年在此收获成长,120余名志愿者用热忱编织守护网络。从机关企业到乡村社区,从高校学子到行业骨干,一场“政府主导+镇区落地+志愿者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的协同实践,将“看护难”的民生痛点,转化为“共成长”的温情亮点。

需求镜像:从看护真空到成长港湾的精准对接

公益暑托服务的火爆,得益于对现实需求的精准洞察。

“孩子暑假去哪儿”始终是双职工家庭的共性难题。“现在暑托班办进了工作单位,中午还有老师照顾午休,我们上班踏实多了!”在东台农商行三楼的活动室门口,职工家属缪云看着女儿陈诺和小伙伴追逐玩耍的身影,语气里满是轻松。这个由银行自主举办的公益暑托班,今年已是第三期,专用休息室的卡通被褥、食堂每日更新的儿童餐谱……处处都藏着对家庭需求的细致考量。

这种精准化服务设计,正是东台市公益暑托服务的核心逻辑。在东台经济开发区城北社区,五年级的殷恋雪正在“聊聊苏超那些事”的课堂上兴奋地举手发言。“以前暑假就是一个人在家写作业、看电视。”小姑娘现在每天最期待的就是这里的互动课程。社区妇联主席朱小芹介绍,今年特别引入南京师范大学优秀理工科大学生资源,创新开设趣味物理化学实验课,让孩子们通过亲手实践,感受科学魅力。“这里有很多孩子的家长是我们园区的产业工人,暑托班有效缓解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在三仓镇“假日少年驿站”,孩子们或挥毫泼墨,或放声朗诵,篮球场上的欢笑声此起彼伏。活动中心内,为期近两个月的课程将为全镇青少年,特别是困境留守儿童、新就业群体子女,[殡葬一条龙] 南京殡葬-15分钟上门- [好评推荐]4000253450提供免费文体艺术培训服务。刚刚小学毕业的王徐顺兴奋地说,参加阅读写作班,帮他增加了不少课外阅读量。一年级学生胡翊在演讲与口才课上找到了自信,朗诵《读中国》时声音格外洪亮……这个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打造的“快乐大本营”持续焕发活力,成为留守儿童暑期成长的温暖港湾。

东台市中医院公益暑托服务共接收24名儿童,他们来自中医院职工家庭、共建单位职工家庭、红十字“爱心妈妈”结对家庭以及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家庭。外卖骑手王师傅的儿子第一次触摸到中草药。“孩子回家就嚷嚷要给我‘把脉’,说薄荷能治我的咽炎。”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孩子们不仅参加中医科普讲座等常规课程,更能沉浸式体验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特色活动,包括缝制具有驱蚊功效的中药香囊,跟随医生学习“望闻问切”的中医诊法等。

公益暑托服务热度背后,是对多元需求的深度回应。农商行将暑托班开进单位大楼,贴心设置了与银行营业时间同步的托管服务。面向留守儿童,三仓镇连续7年打造“假日少年驿站”,累计为近3000户农村家庭节省培训方面的支出400余万元,服务少年儿童超3万人次。关注新业态群体,东台团市委专门为快递员、外卖骑手子女预留名额。“今年在部分班点试行新的报名方案,请家长填写职业和接送时间,课程表会根据多数家长的下班时间调整。”东台团市委相关负责人道出关键——公益暑托服务的本质,是用系统性服务填补“看护真空”,让每个家庭都能感受到“量身定制”的温暖。

课程革新:从知识传递到生命浸润的教育升维

在东台市公益暑托服务的课堂里,知识的传递不再是枯燥的说教,服务模式也从以看管为主的模式向多元化服务转型。

“薄荷能驱蚊,艾草可以泡脚,这个香囊我要送给妈妈!”在东台市中医院的百草园里,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将中药包塞进棉布袋,鼻尖萦绕着草药的清香。这些孩子们中,有连续三年参加的老学员,他们已经能熟练说出十几种草药的功效,甚至会给下班回家的爸爸妈妈演示八段锦。

这堂中医药文化课,是全市公益暑托服务课程革新的缩影。现在的暑托服务不再停留于“有人看、不出事”的基础层面,而是构建起“必选课程+特色模块+实践体验”的立体体系。

“小朋友们看,这个实验演示了光的折射原理。”扬州大学“奇思益想”公益服务团的志愿者王馨彤正在农商行暑托班带领孩子们做科学实验。这个由物理学院学生组成的团队,不仅精心设置了光影魔术、趣味律动等丰富课程,还贴心地为每个孩子准备了实验器材。

在经济开发区城北社区,来自南京师范大学的“萤火启航 童心筑梦”志愿服务团队带来了精心设计的趣味运动会,孩子们互动协作、志愿者耐心引导、工作人员守护安全,现场满是温馨欢乐。阳光下,汗水与笑声交织,传递着成长的温暖,让这个夏天因运动与童真而绚烂难忘。

同样火热的还有青年讲师团的课堂,他们用特别的“自护教育”行动,为孩子们筑牢暑期安全防线。三仓派出所民警李锁鹏通过案例讲解如何防范交通危险、避免溺水事故等安全知识;东台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援队队长常勇及其队员以“授课式+情景式+实操式”的模式,传授安全知识和自护技能;城北派出所社区辅警宗国军则开展防拐骗演练,提升儿童自我保护能力。

这一创新模式既解决家长“看护难”,更赋予孩子“安全铠甲”。孩子们在模拟中学会拒绝陌生人搭讪、识别网络陷阱,回家主动分享所学,家长称赞这是“最贴心的假期礼物”。这场“青春能量派送”实现了多赢:孩子们收获安全自护能力,家长获得安心保障,青年群体在奉献中成长,彰显了公益暑托“教育+守护”的双重价值。

本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也同样出彩。富安镇的蚕茧手工课上,孩子们用煮软的蚕茧制作卡通挂件;溱东镇的溱湖刻纸课堂上,彩纸在孩子手里转着圈儿变换模样。值得一提的是,在富安镇公益暑托服务启动仪式上,省青年讲师团成员、黄海森林公园木工厂主管吴笛为孩子们带来“第一讲”,她以“唯有植树志常在 敢教荒滩变绿洲”为题,勉励青少年爱护环境,守护自然,共建美丽家园。

“以前以为暑托班就是写作业,没想到有这么多新鲜事!”家长刘女士的女儿在城北社区暑托班迷上了“苏超小课堂”,不仅能说出球队攻防战术,还学会了用表格统计进球数据。这种“玩中学”的模式,让学习从被动接受变为了主动探索。

协同共治:从政府主导到生态共建的善治样本

“请各点位报送今日安全巡查表。”……每天清晨,东台团市委“公益暑托服务”联络群都热闹非凡。这个夏天,东台团市委工作人员分片划组联系班点,服务560余名农村留守儿童和新就业群体子女。“公益暑托不是简单的‘托管’,而是考验治理能力的‘综合题’。”东台团市委副书记宋健的话,道出这项民生工程的深层逻辑。

破解这道“综合题”,需要制度框架的稳固支撑。东台市依照市级统筹、镇区办班、部门协同、社会支持的合作模式,组织扬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邮电大学3个高校支教团队进园区、进企业办班助学,同步推进全市14个镇区公益暑托服务点位,并兼顾东台农商银行、弶港农场2个嵌入式行业性暑托服务点,以“一二三四”工作法,“托”起孩子们的快乐暑假。

聚焦“一个目标”。公益暑托服务开班前,东台团市委利用“暖冬行动”等契机,主动征询关爱对象、企业青年职工等的意见建议,在关爱服务需求集中的镇区、企业、工业园区、骑手驿站附近设置办班点。新街镇组织镇年轻干部、返乡大学生、乡村振兴计划志愿者集体备课、集中说课,保障暑托班课程质量。整个服务周期,东台团市委始终把“服务青少年”作为办班目标贯穿始终,不断优化和完善暑托班课程设置和日常管理制度。

精准服务“两类对象”。今年公益暑托服务累计服务困境留守儿童近200名。在实现困境儿童关爱需求全覆盖的基础上,招生向“两企三新”(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及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职工子女适当倾斜,梁垛镇、开发区主动进园区、进企业办学,服务80余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双职工子女。联动东台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场监管局、邮政管理局等部门,广泛吸纳30余名快递、外卖等新业态群体职工子女。

筑牢“三重保障”。东台团市委坚持把安全放在首位,确保各办班点开班前必有应急防暑物资、全程必有应急保障方案。免费为学生及工作人员赠送人身意外保险,为其安全托底。建立书记室成员分片联系挂钩服务各办班点制度,划分全市2个片区,每周听取各班点安全汇报。各办班点严格落实志愿者结对跟班制度,确保安全自护课程先讲,督促各班点做好安全保障。

优化“四维发力”。各办班点在思想引领、生态环保、自护教育三大类必选课程的基础上,探索开设“西瓜王国奇遇记”等丰富多样的地方特色课程。利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契机,招录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师范生担任暑托服务点老师。争取农商行等多家单位支持,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团组织,链接红十字应急救援队等4家社会组织资源,围绕安全自护、法治教育等课程进行巡回式授课服务。(唐雅 王苏婷 陈曹镇)